

虛假記憶
False memory
我之前遇到很多人,事,有种情况是一方因为心理的补偿而篡改记忆导致说谎说的太多了,不仅骗了别人把别人洗脑了,时间长了甚至也把自己骗了进去...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是因为长时间从小的压抑情绪以及身边人的暗示和对当事人的虚假指控让另一方当事人慢慢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是或者做过某件事而形成的,这是在长时间的情绪压迫下被植入被诱导的故意引导式的虚假信息和记忆,并不是原本的当事人的记忆,回忆的重组构建就像维基百科一样,所有资料都在里面但是随时随地都可以修改编辑...
虚假记忆的一件发生在美国华盛顿的著名事件1988年夏天一个基督徒的家庭里,父亲叫Paul,母亲叫Sandy,两个女儿 Julia and Ericka,真实事例请参考。

心理学家伊丽莎白-罗夫特斯认为影响和植入记忆的因素有四点:1. 武器聚焦效应 weapon focus effect 2.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3. 语言的暗示 4.催眠
.
.
.
1. 武器聚焦效
在一场事件中,如果有武器的出现,目击证人通常会倾向于关注武器从而导致对其他细节观察能力下降...因此在刑事案件发生的时候,就算有目击者,往往都难以注意到犯人的细节,类似脸部特征,随身衣物等等...由于目击证人的确看到了为了满足欠缺的记忆,大脑会自动脑补该有的细节空缺...
2. 耶基斯定律
耶基斯定律是一种关于压力和表现关系的定律, 当人们在考虑做一件事的时候,增大压力让注意力集中会表现较好,但是压力再增加之后表现会下降, 压力有时候会导致记不住细节,然后由于事件不断被唤起,不断加深的记忆也只是那脑补错误的记忆,因此目击者会确信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的“他”...
3. 语言的暗示
实验是先将一群人放在一起看一起碰撞的视频然后把这群人分为五组, 问当两车的时候车速有多快? 分别把动词改为 “碰撞” “接触” “触碰” “冲撞” “撞毁” ,结果分别是 “31.8 mph", "34mph", "38.1mph" "39.3mph" and "40.8mph" , 一个星期后再问“ 你们有没有看到撞碎的玻璃?” “撞毁”的人30%声称有,“碰撞”的人则是16%,但是影片里从来没有撞碎的画面。这也就是说明语言的诱导会改变原本看到的记忆.为了匹配改变后的记忆,会篡改新造记忆...
4. 催眠
催眠是建立信任后的语言诱导,所以如果治疗师说话不够谨慎正确的话,原本要恢复被压抑的记忆就变成了创造出虚构的记忆 (植入记忆).
记忆不是搜索,点击,播放...
记忆的建构是很多时候很多次的推论得来的,而不是说什么就想起什么画面。
.
Reference from 維思維